库存管理方法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19-06-28 17:13:56内容摘要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通常要对销售者保质保量提供商品的能力进行调查,只有在充分相信这种能力以后才进行购买。相应地,销售者要巩固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就必须对库存进行良好的管理。库存管理方法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通常要对销售者保质保量提供商品的能力进行调查,只有在充分相信这种能力以后才进行购买。相应地,销售者要巩固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就必须对库存进行良好的管理。库存管理方法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就是指客户对于销售者现在的服务水平的满意程度。这个指标涉及许多内容:客户忠诚度、取消订货的频率、不能按时供货的次数、与销售渠道中经销商的密切关系等。
(2)延期交货。如果一个企业经常延期交货,不得不使用加班生产、加急运输的方法来弥补库存的不足,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企业的库存管理系统运行效率很低。它的库存水平和再订货点不能保证供应,紧急生产和运输的成本很高,远远超过了正常成本。但并不是要求企业一定不能有延期交货,如果降低库存水平引起的延期交货成本低于节约的库存成本,那么这种方案是可取的,它可以实现企业总成本最低的目标。
(3)库存周转次数。计算整个生产线、单个产品、某系列产品的周转次数可以反映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对各个时期、销售渠道中各个环节的库存周转次数进行比较,看看周转次数的发展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周转的“瓶颈”是在销售渠道的哪个环节。
库存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周转次数=年销售额/年平均库存值
还可以细分为:
原材料库存周转次数=年材料消耗额/年原材料平均库存值在制品库存周转次数=生产产值/在制品平均库存值成品库存周转次数=年销售额/成品年平均库存值库存周转次数在不同行业的企业里变化幅度很大,即使同一行业的不同规模企业也有很大差异。
总体来说,库存周转次数越大表明企业的库存控制越有效,但有时客户订货时却不能马上得到货物,这就降低了客户服务水平。企业要想增大库存周转次数并维持原有的客户服务水平,就必须使用快速、可靠的运输方式,优化订单处理程序,来降低安全库存,达到增大库存周转次数的目的。对企业各环节、各种产品的库存周转次数进行分析评价,就可以发现企业物流系统的问题所在。
库存管理也称库存控制,是指对制造业或服务也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是企业根据外界对库存要求与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要对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首先要对存货进行分类。常用的存货分类方法有ABC分类法和CVA分类法。
(1)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或ABC分析法。它是一种从名目众多、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或经济现象中,通过分析,找出主次,分类排队,并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加以管理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巴雷特曲线所揭示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在管理中加以应用的。通常是将手头的库存按年度货币占用量分为三类:
A类是年度货币量最高的库存,这些品种可能只占库存总数的15%,但用于它们的库存成本却占到总数的70%-80%;B类是年度货币量中等的库存,这些品种占全部库存的30%,占总价值的15%-25%;那些年度货币量较低的为C类库存品种,它们只占全部年度货币量的5%,但却占库存总数的55%。
除货币量指标外,企业还可以按照销售量、销售额、订货提前期、缺货成本等指标将库存进行分类。通过分类,管理者就能为每一类的库存品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实施不同的控制。
建立在ABC分类基础上的库存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内容:
① 花费在购买A类库存的资金应大大多于花在C类库存上的。
② 对A类库存的现场管理应更严格,它们应存放在更安全的地方,而且为了保证它们的记录准确性,更应对它们频繁地进行检验。
③ 预测A类库存应比预测其他类库存更为仔细精心。
ABC分析法所需要的年度货币占用量,可以用每个品种的年度库存需求量乘以其库存成本。
利用ABC分析法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进行预测和现场控制,以及减少安全库存和库存投资。
ABC分类法并不局限于分成三类,可以增加。但经验表明,最多不要超过五类,过多的种类反而会增加控制成本。
(2)CVA管理法。
由于ABC分类法有不足之处,通常表现为C类货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C类货物往往也会导致整个装配线的停工。因此,有些企业在库存管理中引入了关键因素分析法(Critical Value Analysis, CVA)。
CVA的基本思想是把存货按照关键性分成3一4类,即:
① 最高优先级。这是经营的关键性物资,不允许缺货。
② 较高优先级,这是指经营活动中的基础性物资,但允许偶尔缺货。
③ 中等优先级。这多属于比较重要的物资,允许合理范围内的缺货。
④ 较低优先级。经营中需用这些物资,但可替代性高,允许缺货。
CVA管理法比起ABC分类法有着更强的目的性。在使用中要注意,人们往往倾向于制定高的优先级,结果高优先级的物资种类很多,最终哪种物资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CVA管理法和ABC分析法结合使用,可以达到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环节的目的。在对成千上万种物资进行优先级分类时,也不得不借用ABC分类法进行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