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资需求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2019-06-21 17:20:04内容摘要
供应链库存管理贯穿整个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始终,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功能和竞争水平,提高物质库存管理的效率,降低相应环节的成本而对整条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施、计划以及控制。石化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有一下几种模式:供应链库存管理贯穿整个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始终,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功能和竞争水平,提高物质库存管理的效率,降低相应环节的成本而对整条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施、计划以及控制。石化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有一下几种模式:
(一)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SCM
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将库存管理分为两种模式:独立需求、相关需求。前者采用订货点EOQ 模型管理,后者采用原材料需求计划管理。生产过程中的产成品库存管理属于独立需求库存问题,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库存管理属于相关需求库存问题。在整个供应链中,供应商、分销商、制造商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自己的库存管理问题。供应商的库存管理问题为独立需求库存;制造商的中间产品的库存为相关需求库存问题;分销商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有自己的库存,其属于独立需求库存。
(二)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该模式的目标是供应链各环节运营成本最小化,各企业间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由供应商独立、专一管理库存,并对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不断提高库存管理的水平。即供应链其他环节的企业不再进行各自的库存管理,由供应链中供应商集中管理库存。这样就解决了下游环节企业自身技术和信息系统的限制,从而使下游企业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的研发。
(三)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MI
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主要的特点在于风险分担,这种模式促使供应链各环节的共同参与、制定库存管理计划,加强供应链中各环节中企业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相互之间合作、协同,保持供应链上下游环节间的库存需求的相互适应,这样做可以避免需求变化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造成的影响。石化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不再是上下游各环节各自为政的单一库存管理,而是形成一个调配整个供应链的库存达到生产过程的顺利完成。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建立原材料库存管理协调机制,进行原材料联合库存管理;分销商和制造商之间建立销售库存协调机制,进行销售联合库存管理。
(四)合作、计划、预测与补给库存管理模式- CPFR合作、计划、预测与补给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现代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新模式,有利于改善石化企业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合作、协调关系、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供应链功能发挥和预测精确性。准确地说,作、计划、预测与补给库存管理模式运用技术模型来处理库存管理问题,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和共同管理业务流程达到改善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预测的精确性,提高顾客满意度,完善企业库存管理。
很多的煤炭企业领导也知道库存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但奈何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拖着,在这里为煤炭企业提供提高库存管理的对策方法,仅供参考。
提高物资需求的预见性和计划性。物资需求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物资需求的深度了解,对物资计划的刚性控制,最大限度降低物资采购的综合成本。生产单位和物资供销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定期通告生产对物资的需求计划。物资供销单位要以生产需求为己任,及时主动地确定货源,在有效的生产时间内采购予以使用维护。
2.优化物资库存的结构。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保证一定的物资库存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适量的物资库存可以为企业整体运营提供硬件支撑。如果物资库存管理不完善,物资缺货或者备件补库不及时,库存运转效率低下,废旧物资挤压过多等等,不仅会筑高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而且会造成企业计划及决策的失真和缺位。
3.建立多方映射式管理机制。对于多报不领和以领代耗的情况,尽可能的回避此类现象长时间生存,应以用料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有效沟通,建立多方合效简约管理机制。建于缺货、库存物资积压的问题,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问题和责任,更要深入到各个部门负责人。使用部门多报计划,而供应及相关部门全部采购,这样长此运作无法从根本改变库存居高不下的局面,也难以杜绝小库多量并存的问题。
4.物资供应与维护使用相辅相成。物资供应部门与生产部门要相互协和起来。物资供应部门应尽可能的了解使用部门的所需的物料为备用还是急用,用在什么地方;使用部门较大程度的掌握库存物资,现在库里有多少本部门所用的各种材料,保障生产的供应维持时间长短,尽量减少供应过程中的脱节和超额采购问题。入细入微,相互协作,相互了解充分利用库房来彻底改善不良局面。
5.及时处置库房积压待废设备材料,减少资金占用。物资供应及相关部门应经常进行库房物资调整,多年不用的物资、超过使用时限物料进行处理。要制度有序的进行积压物资处理,及时消除不良资产,减少无功负担。
6.有效发挥库存控制的作用。现如今仓储不只是存储物资的场所。实现对物资收发料动态管理,对使用物资的当前动态及周转效率开展定期统计,依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超储、积压和不合理库存物资信息,有利于库存资金分析,优化库存结构,合理资金周转。实践证明:库存的高效利用是控制物资管理成本的重要抓手,各单位有必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和真功夫。
7.改善名称型号模糊入账的现状。名称型号模糊入账给仓库和财务部门都带来了不必要的往复劳动,而且会造成实物和财务帐套数据不一致。建议建立条码扫描设备,进行出入库的物料确认。
8.提高相关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当前,企业已经进入信息化竞争时代,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提高库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强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对库存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有更为深入和透彻的了解;加强职业道德培训,特别是要加强他们的廉洁自律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让他们明白每一个备件都是企业的资产,每一台备用设备都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提醒他们不要动歪脑筋、不要不敢不能损害企业的利益。
9.实行物资全过程管理,实现材料领用零浪费。煤矿企业月度材料预算指标下达、月度材料需求计划网上申报与审批、刷卡领料以及自动扫描入库、出库、盘存、记账和统计、考核、分析材料消耗情况的一体化管理。企业各单位月度材料消耗情况,在超市管理人员作账务处理后,由内部市场化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物资收发存报表,反映矿及各单位物资消耗情况。这样以来,各单位可随时查寻成本信息,有利于控制消耗,节约用材。同时,经营和物资供应部门可根据物资消耗情况及时统计物资消耗轨迹,分析投入规律,为物资储备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不必要的物资储备。
10.充分利用物资供应商的有利条件。高效的物资库存管理必须有一定的物资供应商作为后盾,这是保证企业安全运作的重要保障。在确定供货商的问题上,每一个煤炭企业要注意:分承包商供应的物资的质量必须真实可信,必须有技术质量部门出具的质量指标评价;分承包商的生产稳定、企业外围环境良好;分承包商的产品价格处于市场合理区间;承包商的客户服务良好,企业诚信度高,履行合同良好,供货时间按计划、供货渠道及运输畅通;尽可能与承包商建立合作共赢、团结协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建立良好的付款协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