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控制的主要应用
2019-06-22 15:06:45内容摘要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往往会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提出很多的新的管理理论思想,这些理论思想通过实践并且成功的应用就形成了新的管理模式。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的库存控制主要是保证企业产品的供应不缺货,谋求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实现最小的库存储备量。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往往会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提出很多的新的管理理论思想,这些理论思想通过实践并且成功的应用就形成了新的管理模式。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的库存控制主要是保证企业产品的供应不缺货,谋求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实现最小的库存储备量。现代库存控制通过传统的改善,通过适量的库存达到合理的供应,实现总成本最低的目标。其关键性的突破在于放弃了“保证供应”,允许缺货,利用总成本最低来进行决策。库存控制的主要应用为:
制定管理制度
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依“法”在有序控制的情况下运行。为了加强库存管理工作,我们首先从建章立制方面入手,先后起草、发布了《产成品库存管理办法》、《呆滞物资管理办法》、《材料、零件消耗定额管理办法》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制度从无到有,物流从无序到有序,可以说是在库存管理上迈进了一大步,提升了管理的层次,流程更加清晰,责任更加分明,使库存管理有法可依,运行过程始终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在制定管理制度中,充分考虑了管理制度的适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在《产成品库存管理办法》中,我们根据产品结构以及市场销售的特点,专门增加了产品A、B、C分类,按类别组织生产并进行库存控制,起到了制度引领的作用;在《呆滞物资管理办法》中,特别规定了呆滞物资的定义,对呆滞物资进行定性,统一了公司对物资加强管理和控制的标准。
2.制定库存定额
对库存实行定额管理,是公司加强库存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加快物流效率、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公司在实行“精益”生产后,专门对生产过程中的库存管理进行研究与分析,从做基础工作入手,根据每个部门及单位物资管理的关系,给每个部门及单位制定了库存定额并作为管理标准下发。有了定额,就有了标准,使每个部门在库存控制管理中有据可依,并做到有的放矢。实行库存定额管理后,改变了过去无库存定额管理的无序状态,既保证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应用定额管理控制手段效果十分明显,一针见血。
3.实行订单式生产营销模式
现代公司的经营方式与过去的方式有了本质的变化,不断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并要不断的修正自己的经营策略与方针,使之完全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公司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以订单来进行的,仓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储存物资的仓库,而是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一个“枢纽”,是物流工作中的一个站点。物是按照订单信息要求而流动的,需要多少就做多少,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库存超量及积压,并消除呆滞物资的产生。公司原实施的订单加存货生产营销模式,在及时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公司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主要弊端是库存量较大,流动资金占有量大,仓储面积大,且有些成品因市场发生变化而成为呆滞,有可能最终成为废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公司结合前期在完成对生产系统调整及外部供应链建设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别,采用了不同的生产营销模式。只允许A类产品设立安全库存,并控制其规模。力推B类和C类产品不设库存,直接采用按订单生产营销模式。这种打破传统的改变,不仅压缩了库存、降低了公司的各种消耗,而且提高了公司经济效益。
4.运用ERP管理软件
通过ERP管理软件将公司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分采购、生产、成本、库存等模块管理运行,从而达到佳资源组合,取得佳效益。在库存管理方面,我公司高度关注内部的流程改善,借助于ERP管理软件平台,对库存进行管理。各部门通过ERP提供的库存数据,对各自负责的库存状况随时进行监控,出现异常情况随时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改进,每月定期运用ERP查询的数据对库存进行分析并常态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定期分析
公司对库存进行定期分析已成制度化,规范化,由下到上,逐级进行分析。生产单位、销售、技术等部门每月先对自己分管的库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措施进行改善;生产系统在各单位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月度生产分析会,从系统的宏观角度上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分析,突出问题,找准原因,准确把脉,制定更加切合实际并能立竿见影的措施有效的对库存进行管理。
6.考核奖惩
考核奖惩,是库存控制手段应用的核心。有制度、有定额、有分析并不等于就会管理、就能控制好库存。若没有考核奖惩作保证,制度、定额就不能落到实处,也就不能发挥管理的作用。考核会不会流于形式、奖惩措施能否执行、能否到位,关键都取决于考核结果的运用。只有真考核、真兑现,对考核结果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对考核结果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扣奖金,同时把考核结果作为考评中层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才能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为了控制好库存,我公司从三个方面体现了考核奖惩管理手段的应用。一是对每季度的库存管理情况进行核算,公布数据,对未完成管理目标的单位及责任人进行公开通报,形成压力;二是由公司级领导对未完成管理目标的单位主管领导进行约谈,指出其问题,并提出特别要求;三是直接经济兑现,按制度标准进行经济处罚。这样以来,就使目标管理单位有了压力,同时也有了动力。
成功运用以上库存管理的库存控制手段能够有效的区分每一部分的责任,让库存管理流程更加清晰,同样对于库存的控制是一项长远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持续不断的改进。‘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全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煤炭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也慢慢跟不上生产水平,拖累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国内煤炭企业存在的库存管理问题主要为:
规格型号和名称模糊入账太多。规格型号和名称模糊入账货到票未到、供应商不统一,如此常往账务烦乱复杂。为能准确依实反映材料消耗及进账的客观明辨手续,建议企业逐部对采购进行统一招标进货,这样下来不仅可以避免物料混杂,而且在工作量上大有改观,平均每年能节约往年材料消耗的20%。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能切实做到单事一意、诸事划一,尽可能避免往复劳动力的无私奉献。
2.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当前,很多煤矿企业都采用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库存科学管理。但是我们发现,在个别煤矿企业,一些材料员和库房管理员往往是领导介绍的关系户、完全不懂计算机技术的老年人或者为了工作清闲到此类岗位等等,以致材料的验收入库和使用发放不能做到细微严慎、科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