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更加关注成本管理
2019-07-10 18:28:48内容摘要
随着丰田取得成功,精益生产活动在全球越来越受欢迎,而中国也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精益生产提高收益,虽然精益生产是国际先进的技术,但因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的不同,在推行过程中不断的遇到问题,综合的来说精益生产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着丰田取得成功,精益生产活动在全球越来越受欢迎,而中国也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精益生产提高收益,虽然精益生产是国际先进的技术,但因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的不同,在推行过程中不断的遇到问题,综合的来说精益生产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绝大部分企业推行精益生产还是局限于项目改善方面,并没有系统地推行精益变革,也不知道如何系统地进行精益变革。
很多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时都是以项目改善为主,通过改善项目的推行,运营精益生产的方法、工具,为企业降低了多少成本,提高了多少效率,提高了多少品质,改善了多少交期,这是老板喜欢看到的东西,但很少有人对整个企业进行系统地思考,到底应该先改善哪里?到底应该如何改善才能长久?到底应该如何改善才能建立改善的文化?到底如何改善才能让员工愿意参与到改善中来。
2、解决局部的问题多于全局的问题。
很多高层领导或老板自己不懂精益生产的思想、方法,看问题的高度有但不知道如何结合和运用精益生产,懂精益生产的人又大多数是一些工程师级别的人,知道如何运用精益生产解决实际问题但看问题的高度又不够,造成只能解决点的局部的问题,不能解决全局的问题。
3、推行精益生产时没有与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很好地结合。
推行精益生产说到底是解决人的问题,也只有解决了人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行精益生产,因为那些具体的问题也是要有人来解决的,如果大家不重视精益生产,不愿意参与改善,只靠几个LEAN工程师,我想是不能解决很多问题的,要想更好、更快地解决企业的各种全局性的、局部的问题,就必须要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这就需要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才能做到这一点。但遗憾地是,现在推行精益生产的人没有几个懂人力资源管理的,懂人力资源管理的,又没有几个懂精益生产的,所以造成了两者无法很好地结合。
4、中国很多企业不注重诚信,使中国缺少建立精益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的大环境。
本人在做PMC经理时,经常要跟进物料的及时到料情况,发现很多供应商特别会说慌,本来还没有发出物料,就说已经发出来了,本来刚发出,就说已经快到了,然后再打电话问他,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到,便说路上堵车了或出车祸了,总之,他总有很多的理由,你的物料经常不会准时到,这样的环境,如何降低你的库存,你如何敢降低你的安全库存?到时影响生产,无法出货,造成客户的抱怨,这个责任由谁来负,所以说精益生产中零库存的理念是好的,在现实的中国环境下,没有哪家企业敢这样做到,即使象海尔这样的巨型企业,也是以VMI的库存管理方式,将库存的压力转移到了供应商身上而已。
5、中国很多员工职业化素质低,增加了很多成本,影响了精益的推行。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国外一家企业到东北新开了一家工厂,在国外时,总公司的供应商送原材料时都是供应商自己称重、然后记账于总公司的账本上,这样就为总公司减少了一个人力,降低了成本,但是,在中国的这个子工厂,刚开始时也这样做,不长时间就发现了问题,要么重量不对,要么账目不对,最好没办法,只好又增加了一个人力负责称重、记账。这样下来,最后相同的生产线,生产相同的产品,所需的人力竟然是总公司的两倍。这样的环境,如何推行精益生产?
随着现代发展的速度加快,市场经济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任意驰骋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使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深化成本管理成了多数企业要生存、求发展的改革之路,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方式有着很多的缺陷,所以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更加关注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也必须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那么该如何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呢?
(一)引进新思想——采用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问题做出选择。这就要求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
(二)树立新观念——动态成本效益观念
企业成本的内容和范围应随着管理的需要而变化,并随着管理的发展而发展。成本管理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在设计阶段及至开发策划阶段就应该开始降低成本的活动,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提高成本预测和决策水平, 成本管理还应与企业的整体效益联系起来,以动态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企业要从效益的角度去决定成本的升降,以效益为中心进行成本的动态管理;树立科技创新观念,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有效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在成本核算中应考虑将产品的科技含量包括到成本中去,便于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在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技术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打造企业凝聚力
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而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产、资源和财富,是企业的主体,是成本管理的主体,是决定成本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人的工作能力,使员工和经理人员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样的参与权力,把人本主义、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始终,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人性化的组织,借以从人的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人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
只有把现代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手段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当中,使会计和管理科学作出适应环境的经济化调整,配合经济发展的步伐,有节奏地对现有的成本管理体系实施改革,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