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中一般包括两种
2019-07-31 16:18:20内容摘要
企业在普通仓库租赁的概念中,会遇到“专用”和“共用”两个词汇,它们是什么意思呢?仓库中一般包括两种:一是固定储位,如货架上货位;二是移动储位,如装卸工具上的货叉,每一个储位都被分配唯一的地址。 企业在普通仓库租赁的概念中,会遇到“专用”和“共用”两个词汇,它们是什么意思呢?
仓库中一般包括两种:一是固定储位,如货架上货位;二是移动储位,如装卸工具上的货叉,每一个储位都被分配唯一的地址。储位意味着仓库的空间,需要开支租金、供暖或空调、防护等花销。此外,储位通常需要专业设备的投资,如隔板或流利式货架。这些成本和花销都促使我们尽可能的利用存储空间。
产品存储主要有两种策略:专用存储和共用存储。专用存储最为简单,因为专用储位只保有指定的产品。大量动销产品可以被存储在方便的储位上,由于位置固定,当拣货员熟悉了储位和产品后,拣选效率就能够得到很大提高。
然而,专用存储不能有效地利用空间。这一问题在给定位置的库存量变化上体现出来。如果我们按体积绘制库存水平变化(一个理想化的库存变化过程),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锯齿形状。在一个周期内,储位最初是满的,但随着产品的流出逐渐变空,结果是一个周期的平均库存只有诸位空间的一半。
在仓储流程管理里,经常会听到仓单”一词,那么“仓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简单说就是提取仓库货物的一个单据。我国1995年修订的《担保法》第七十五条首次引入“仓单”一词,《合同法》第二十章“仓储合同”也有明确约定。但在物流实际工作中却很少见到“仓单”。仓储企业与存货人之间交接货物一直沿用“入库单”与“出库单”,没有统一规范的仓单格式,仓单的要素及格式,都是由各仓储物流企业结合自身的业务需要与存货人的要求各自制定的,这种与法律条文脱节、仓单要素不统一、格式不规范的状况在实际工作中已经产生一些责任纠纷和法律纠纷。2014年8月,随着仓单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明确了仓单的要素与格式,对于提高仓储服务质量、促进仓单质押融资、规范仓单转让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存货担保行为有关参与方的经营风险也会起到积极的防范和规避作用。
仓单是物流界中高版本的服务水平,所有能放在仓库的货,都可以做仓单。现在来说可以说90%的物流企业还不会玩仓单。只有少数有多年的期货交割经验的仓库才有仓单服务和管理的能力。
因为仓单比一般的动产管理要高一点水平,就是仓单需要辨认它的规格、品种、包装和品质,因此必须是质检能跟得上,才能够出可靠的仓单。所以说,凡是质检公司搞不定它的品质检测的话,那么仓储公司就不愿意出仓单。所以说做仓单和做其他的有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仓单不仅要负责数量还要负责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