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

2019-09-19 14:41:33

内容摘要

智能物流,可以理解为使用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其他先进技术的物联网平台通过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基本活动链接,实现货物运输过程操作的自动化和高效优化管理,提高物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降低物流系统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

智能物流,可以理解为使用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其他先进技术的物联网平台通过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基本活动链接,实现货物运输过程操作的自动化和高效优化管理,提高物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降低物流系统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

 

智能物流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强调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其范围仅限于物流系统的优化。第二阶段,物流服务涉及托运人的供应链管理,为托运人提供采购和配送服务,强调物流对产销流通的转变。第三阶段,物流环节进一步介入上游生产环节,通过对供应链的信息录入,帮助生产者实现“工业4.0”体系下的“柔性生产”。

 

智能物流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


智能物流兴起的背景与政策环境

 

与传统物流业相比,智能物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绿色的服务。当前,中国经济正进入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创新为核心动力、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特征的“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业也需要遵循传统向现代转型,这是智能物流诞生的重要基础。同时,物流业高成本、高负荷的困境是加快物流业转型的“催化剂”。

 

基于上述背景,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物流智能化发展的政策:如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加快发展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商流和供应链管理等12项重点任务;2015年6月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的商务部和其他10个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流通节点布局规划(2015 - 2020),旨在加快流通国家骨干网络建设,努力改善流通节点城市功能,更好的发挥基础和指导作用,在流通产业消费能力的进一步释放。

 

进入“十三五”后,在“互联网+”不断推进和智能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物流也将收获一系列政策效益。

 

国内智能物流发展诠释

 

据公开报道,近年来,国内智能物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2014年,智能物流市场规模超过1800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兴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是智能物流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首先,互联网技术为传统物流产业向智能服务产业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其次,生鲜食品电子商务市场的兴起带动了生鲜食品物流的发展,这就要求物流行业向智能物流转型,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最后,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兴起要求物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布局高效的物流服务网络,智能物流已成为必然选择。
智能物流的前景

  

综上所述,专家认为智能物流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物流是一个线上运营与线下运营紧密结合的行业,发货人、物流公司、卡车司机都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环节。因此,一个完整的物流O2O闭环企业在未来将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值得投资者投资。

分享与关注
联系我们
关闭
轻松实现互联网
+物流经营模式的蜕变
发送电子邮件

使用电子邮箱向我们发送邮件

投诉

如果我们未达到您的期望值,
请告知我们

联系我们
上海市浦东新区同汇路777号
胡小姐
友情链接:上海仓库 大件货物内装箱 工程货物内装箱 洋山仓库 临港仓库 拼箱仓库 内装箱仓库 临港普洛斯物流园内装箱仓库 洋山港工程货物内装箱 洋山港进口拆箱 上海洋山港内装箱仓库 上海临港内装箱仓库 上海内装仓库 洋山港仓库 洋山港进口拆箱 洋山港拼箱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