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的库龄预警机制变得非常必要
2019-06-10 21:44:53内容摘要
在日常的库存管理过程中,无论对经销商,还是对零售行业来说,库存管理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库存管理做得好,不但可以加快资金的使用率,提高商品的周转率,还可以降低仓库的使用成本,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管理者容易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走进各种误区,最典型的是以下四大误区:在日常的库存管理过程中,无论对经销商,还是对零售行业来说,库存管理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库存管理做得好,不但可以加快资金的使用率,提高商品的周转率,还可以降低仓库的使用成本,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管理者容易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走进各种误区,最典型的是以下四大误区:
一、没有及时“排毒养颜”
在库存管理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销商品、坏损商品或亚健康状态商品。这些是库存管理中的垃圾。往往会成为沉淀库存长期积压在仓库中。而影响我们库存周转的最大因素往往就是这些沉淀库存。中国古老的养生方法讲究“排毒养颜”。如果长时间人不将人体中的垃圾排泄出体外,人体内的毒素将会大大的累积,轻的在脸面上产生痘痘,重的可以演变成尿毒症 直肠癌等!而沉淀库存如果不及时处理同样会成为公司经营的“毒瘤”。
所以定期的库龄预警机制就变得非常必要。仓管人员定期发放仓库产品超龄警示表,如果产品超过库龄,马上启动产品处理机制,这需要在管理层与财务上作好相应的衔接工作。作好产品折旧。
二、因噎废食,进入“饥饿状态”
有时人会在爆饮爆食后进入另一个极端状态,那就是是“因噎废食”。往往在主动和被动的压货之后,因为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采购会变得小心谨慎,对厂家的诱惑与忽悠都小心翼翼,对市场的需求变得不敢决策。很多人自然而然的认为减少积压要减少订货和库存量,这往往会导致缺货情况的存在。人体长期吃不饱而处于饥饿状态,自然会导致营养足,肌体活动能力下降。货源不足,则会丧失交易的机会,引起顾客满意度降低,必然导致销售业绩的下滑。
那应该如何避免缺货呢?我觉得还是应该对销售量有个预测,然后在常规产品上按“1.5倍原则”订货,在节假日卖场促销上与厂方KA密切联系,提前二个月备足卖场促销产品。建立KA储备库存,由采购与商场导购根据历史数据,相关厂方情况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进货指标。
三、偏食,导致“隐性饥饿”
吃饭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得好,消除偏食。要说到偏食对人体有什么损害,很多人肯定比我更清楚。比如动物性食物及脂肪摄入过高,谷类食物消费偏低并过于精细,钙、铁、维生素A、C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容易产生肥胖,间接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库存管理也同样讲求“膳食搭配,营业均衡”,这就是库存结构的合理性问题。
这就需要把库存管理中的品类管理做得更细一步,销售预测上还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总体销售量的预测,还应该再细分一下。假如你负责的单品确实比较多,可以分小类规划确定库存结构,如果单品数量不多的话甚至可以细分到单品。
四、暴饮暴食,导致库存积压
吃饭不能暴饮暴食,会造成后期的消化不良,进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但在实际的库存管理过程中却经常存在暴饮暴食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有公司任务的压力,采购对库存与销量不了解,仅凭意气办事造成的积压,贪小利而购进大批销售速度缓慢的产品而造成的周转不畅等。避免吃撑的办法就是要清楚自己的饭量到底有多大。对于库存管理来说,避免积压首先要清楚自己能销售多少,销售量的预测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应该仔细对历史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而不是凭借大概的印象来判断。
此外,我们往往会认为“积压了之后供应商可以给我退货啊”,实际上这确实有一定作用,但只是一个补救的办法,应该尽量少用。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吃饭吃撑了就想办法“呕吐”出来一样,那滋味肯定很不好受,而且肯定伤身体。
以上四大误区是常出现的仓库管理问题,行业不同,管理方法也有少许差异,但避免四大误区的关键只有一条,那就是做好科学的销售预测。
第一点、库存控制的目标
1、保持最佳库存 2、防止缺货:缺货是生意的杀手 3、减少资金压力 4、减少人力 5、优化陈列 6、提高销售 7、加快周转。
第二点、库存控制的环节
1、订货:数量,周期, 2、陈列:丰满,无缺货 3、数据:准确,高效。
4、盘点:简单,准确 5、厂商:送货及时,足量 6、收货:品质、数量、时间准确 7、仓库:有效利用,合理库存。
第三点、库存控制的方法
1、设定目标:
(1)分级:部门、类别 (2)分项:销售量,额,周转天数等
(3)重点:毛利,销量,销售额(4)重要商品:库存,周转,安全库存
2、重视数据分析:
(1)系统中的进销存:库存量排行,库存额排行,存量占比排行,库存天数排行等。
(2)每周检查畅销品(排行前50-100位商品); (3)大库存商品及时调整;
(4)与供商确定严格的送货周期,协助催货(定单未送罚款等);
(5)滞销品及时淘汰(排行后50-10位,根据商品结构)。
3、订货管理:
(1)按订货计划及步骤订货。
(2)ABC分析法的应用
(3)各部门、类别设定合理的订货周期及库存额,周转天数等
(4)跟踪分析销售数据,注意重要单品(20/80原则)
(5)提高订货水平,有计划的订货。
4、库存控制的重点品类
高档烟酒;服装家电;奶粉、护肤品、高销量品种:订货、送货频率是否合理?
零库存商品:是否曾订货,是否曾送货?是否漏订?是否删除?
5、库存控制的考核
(1)制订严格的商品周转计划,分解到部门、组;
(2)高库存商品及时调整;
(3)登记上交缺货报告,并检查订货情况;
(4)注意重要节假日重点商品销售预测与订货计划如月饼、年货、粽子等。
(5)店铺盘点前订货情况,不要影响销售。
6、陈列管理
(1)按照销量控制排面
(2)固定商品陈列位置
(3)脱销商品留空位,并及时补货
(4)其它:关注促销品及A类商品库存量;定期盘点,注意零销售高库存及高销售零库存商品;注意部门排行销售末位商品。
(5)特殊性商品的管理:积压商品;畅销品.
(6)收货与仓库
严格按订单订量、送货时间收货;及时录入电脑系统;与销售部门、采购部门保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