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短缺绝对不是库存控制的目的

2019-12-24 16:15:31

内容摘要

在仓储活动之前,对于仓储模式、仓储设施、储存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等进行决策及设计即为仓储规划。下面小编与大家分享一下实用的仓库规划流程:一、信息的收集:(1):仓库本身相关的信息:库房的净高、库区内面积的大小,支撑柱子的数量,每一跨度的宽度,两跨之间的距离等;

在仓储活动之前,对于仓储模式、仓储设施、储存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等进行决策及设计即为仓储规划。下面小编与大家分享一下实用的仓库规划流程:


一、信息的收集:

 

(1):仓库本身相关的信息:库房的净高、库区内面积的大小,支撑柱子的数量,每一跨度的宽度,两跨之间的距离等;

 

(2):作业所使用到的工具:是否用托盘,托盘的尺寸,是否用叉车或夹抱机,机器的长度,宽度,转弯半径是多少等;

 

(3):使用平面仓,货架仓,还是立体仓;

 

(4):出入库车辆的大小,出入库库门数量,站台数量,等;

 

(5):货品的分类,各品类的包装尺寸大小,堆码的层数,是否严格先进先出,是否拆零出库等;

 

以上只是列举信息收集中的部分事项,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收集更多的信息。

 

物料短缺绝对不是库存控制的目的


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对于以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对结果数据进行图表格式化,以直观的方呈现出来。


三、系统需求分析:

 

仓储业务做为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构成这一整体系统的一部分,合理的整合优化这些要素才能达到最终理想的状态。

 

如库存的优化离不开合理的库位规划,订单出库的及时率,空间的有效利用,及通道的合理布局等因素。


四、制订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选择:

 

在所有分析结束后,通常会制订出2到3份选择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劣的分析,结合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最终评选出一套确定的规划方案。


五、方案的实施执行:

 

主要是对前期所做的分析结果,按照已制订好的方案以实物的形式落实到仓库中,如以下几个方面。

 

(1):画库位线(注意墙距,柱距,人行通道,安全通道,货物通道,消防栓安全距离)

 

(2):各种标识的粘贴,悬挂(库位分区标识,库位标识,警示语,操作规章,5S等)

 

(3):货架的安装

 

(4):其它辅助区域的划分画线(如叉车停放区,卫生工具区域,托盘区,废品区域等)

 

除了以上步骤之外,还应该注意软件系统的配置,包括扫描设施,监控设施等,从而打造一个完整实用的仓储库位空间。

 

对于库存管理的目的而言,大多数人的观点都是减少库存,而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库存控制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保证及时交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库存,减少呆滞,从而以最少的库存资金支撑尽可能大的出货。库存控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需求与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也是一个企业的ERP、组织结构与流程不断优化的过程。库存控制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预防、消除物料短缺,尤其是无计划的物料短缺,通过优化、平衡库存结构,最终达到库存降低、及时出货的目的。

 

很多人、很多企业,一提到“库存控制”就害怕,他们往往会说,“不控制库存还缺料呢,一控制了,那不是会缺的更利害?!”。他们怕生产线停产,怕出不去货,而且把物料短缺、生产线停产、出不去货归结为“库存控制的恶果”。其实,这恰恰是由于其库存控制不力而造成的!或者说他们的组织、他们的流程、他们的人,没有能力控制库存,至少可以说是没有控制好库存。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就是,越是那些库存周转率低下(相对于同行业而言比较差)的企业,他们给客户的及时交货率越是低下!越是那些库存控制的好的企业,他们的客户服务水平越高!客户满意度越高!

 

首先,我们说,物料短缺绝对不是库存控制的目的。

 

只要稍微动动脑子,你就会明白,如果天天有物料短缺,你的生产线停产了,你的成品、半成品出不去货,你大量的其他物料无法组装,你的“整体库存”怎么会降低呢?当然这里大家首先要搞清楚,库存控制绝对不仅仅是控制原材料库存或者成品、半成品库存,也不仅仅是控制你自己手中的库存,你还要控制你客户的库存,你供应商的库存,甚至是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的库存,这就是所谓的TIM-total inventory management, 全面库存管理。库存控制是一个集成的概念,它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过程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输出结果。狭隘地去分段考核、管理库存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我们要搞清楚,你为什么会有物料短缺?

 

物料短缺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无非就是以下几个:

 

第一:供应商“突然de-commit”,交不了货 - 明天要生产了,今天晚上采购员说,不好意思,供应商断货了! 这似乎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情。但问题是,供应商为什么会突然断货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早一点知道呢?是我们没有及时给供应商下预测、PO,还是我们跟供应商没有及时follow-跟踪这个订单?这是计划与采购流程本身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无数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这往往这是采购员、计划员对供应商、对供应商的交货管理不力而导致的!也就是说是由于你对“在途库存 –- on order”控制不力而导致的。

 

第二:客户订单“突然 upside”-上升而致物料短缺。这在很多企业往往是个很好的借口。客户的订单谁也预测不准啊,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天王老子也搞不定呢!这种事情往往是可以理解,但不可以接受!为什么说“可以理解”呢?道理很简单,谁也搞不定市场嘛!预测永远是错误的嘛!但为什么又说“不可以接受”呢?道理也是很简单,那企业养着你这一大帮供应链管理人员在干嘛呢?!我们说,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或者叫集成供应链管理,讲的道理就是供应链管理之所以存在(why are we existing?),就是为了尽可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嘛!没有需求的变动,还要供应链管理做什么?!当然,尽管没有人,也不可能绝对保证100%地完全满足客户所有的需求,但你总得差不多吧?订单稍有风吹草动,你就说,老板,满足不了啊,订单又长了!那我要你在这里干嘛?!我可以理解的是你“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非其他)不行,但我不可以接受的是,既然你能力不行,那你为什么在这里还要吃这碗饭呢?!当然,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个人能力,或者说主要的是指你这个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组织的、流程的能力。譬如说从“需求管理”角度讲,你是怎么分析客户的需求的,你是怎么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PLM),你是怎么设置你的MPS(主生产计划)的;从生产、物料计划的角度讲,你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库存策略又是怎么设置、怎么执行的?从采购角度讲,你跟供应商达成的交货灵活度是什么? 你对供应商的库存是怎么管理的?等等,等等。库存控制,天地广阔,大有可为,那您都做了些什么呢?所以,订单“突然上升”,并不能成为物料短缺的根本原因,或者至少不能让“订单突然上升”成为你缺料的一个借口。相反,订单突然上升向来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 “good problem”,一个好“问题”! 因为这样一是可以提高公司的产值,帮助你消耗老库存,减轻库存压力,提高库存周转率,二是可以检验你库存控制的策略、水平,三是可以提高你的团队、包括你的供应商的管理团队的反应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你能够积极地、正面地区看待这些问题,积极地去应对这种波动,那么你就会发现,供应链管理与库存控制其实是一件其乐无穷的好事情!

 

第三个原因则往往是你的系统里面有这个料的库存,而实际上实物库存为零。这个就不多说了,很明显是你的库存数据出了问题,要不就是收发货出了问题,要不就是back flush(MRP倒冲),要不就是ECO(设计变更)执行出了问题等等,总之是你自己的问题 –库存控制的基本功不扎实,缺料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因此,库存管理仅仅去减少库存的结果是库存有可能减少了,生产却是断线了。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保证及时交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库存,减少呆滞,从而以最少的库存资金支撑尽可能大的出货。尽可能地预防、消除物料短缺,尤其是无计划的物料短缺,通过设计、平衡库存结构,最终达到库存优化、及时出货的目的,推动仓储的健康发展。

 

分享与关注
联系我们
关闭
轻松实现互联网
+物流经营模式的蜕变
发送电子邮件

使用电子邮箱向我们发送邮件

投诉

如果我们未达到您的期望值,
请告知我们

联系我们
上海市浦东新区同汇路777号
胡小姐
友情链接:上海仓库 大件货物内装箱 工程货物内装箱 洋山仓库 临港仓库 拼箱仓库 内装箱仓库 临港普洛斯物流园内装箱仓库 洋山港工程货物内装箱 洋山港进口拆箱 上海洋山港内装箱仓库 上海临港内装箱仓库 上海内装仓库 洋山港仓库 洋山港进口拆箱 洋山港拼箱仓库